此刻我坐在老房子的長廊上,聽著遠處傳來的鳥鳴,看著庭園楓樹上紅葉隨風輕搖,我彷彿感到樹後燦爛的日光裡、長廊上交疊的樹影裡、微風裡,甚至窗前死去的飛蛾裡,都有著離世詩人的影踪。兩個多星期了,我的心情還是整理不來。但我想,或許我並沒有什麼需要整理的。這時,我凝神於輕搖紅葉,皮膚感受著燦爛日照,聽著遠方鳥鳴,察覺到飛蛾已盡的氣息,就已經足夠了。
© 2025 Xajh.ORG Until the very end of Chinese cyberspace.
愛爾蘭作家科倫·麥凱恩 (Colum McCann) 說到,「在面對同一件事的時候,可以有很多觀點,黑的,白的,它們都是正確的,那我們就把它們擺在一起。好多人不喜歡思考,他們喜歡直接被告知,但是現實世界比這個要複雜多了,我們會面臨很多的問題和門檻,你不能總是希望一切都是簡單的、容易的、便捷的……」他說,「身爲人類的最大失敗就是同理心的失敗 ——即無法理解身爲他人意味着什麼。」
美國電影裏常有這種鏡頭,某人走到了一個諸如大峽谷之類的地方,站在一塊伸向虛空的岬角上,於是鏡頭旋轉 360 度,讓我們看到整個世界都匍匐在他腳下。我們就知道,這人走到了世界盡頭,而且他自由了。有時候一本好的歷史書,比如說阿諾德·湯因比的《歷史研究》,也能把我帶到類似的地方。我由此發現了人類生活真是太複雜了,除了所謂上帝之外沒誰能掌握它,恐怕也沒誰能真正理解它,
而那些彪炳史冊的強權人物也無非是渦流中的渣滓而已 。這讓我想起了在青藏高原腹地的感受,那時在青黛色的天空下,我望着雪山和一塊塊玻璃般閃亮的湖泊想,啊,這就是地球,還真是奇妙啊。歷史的遼闊和高原的壯麗都會衝擊一個人的感性,
讓你驚訝於世界並不是你熟悉的庸常的樣子,因此你多少有點兒小激動,只是你不再是充滿豪氣的少年了,因此也不再相信總有一天自己也會站到世界盡頭的岬角上 。類似的感受也出現在我讀一本講天文學歷史的書的時候,那感覺就像是你一直生活在監獄裏,突然間牆壁在你面前消失了。在浩瀚的事物中發現深邃的一面,向來會對人類的心理造成巨大的衝擊,科學和宗教,真或者假,魔力都繫於此吧?我看過一篇楊振寧的訪談錄,他說物理研究讓他深受震撼,被一種至美深深吸引,感到冒犯了什麼,好像看了某些不該看的東西。
——李海鹏
根據歷年來 CNNIC 發佈的《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》數據上看,從 2018 年 12 月到 2023 年 12 月,中國的網站數量從 544 萬個下降到 388 萬個,中國網民規模達 10.92 億人,互聯網普及率達 76.4%,網民數佔全球的 19%,而中文網頁的數量卻在 10 年間下降了 70%,中文網站數量在 5 年間下降了 30% …… 風高浪急,野火飛掠。#Xajh.ORG 佇立在審查和舉報雙重螺旋絞殺的中文互聯網,一面向著那個終極現實,一面抵抗著悲哀的表達,望著一地雞毛直到中文的盡頭。
#Xajh.ORG 是一個網際網路參與者。目前正在運行去中心化社群網路服務與靜態文件公共服務,以及對內容業者提供幫助與支持。
使用中原標準時間(Chungyuan Standard Time+8),草臺班子都算不上,別指望有五個九的服務水準 (SLA),但也不比四個八差,所以應該沒問題。
#Xajh.Network 運行在位於北歐的 HETZNER 高性能伺服器上,該數據中心 100% 使用綠色能源,並且還在 芬蘭 / 德國 / 日本 / 中華民國(臺灣) 建立邊緣網路節點,通過路由策略兼顧全球訪問。
主要的一些服務使用這兩個 Noisy.Xajh.ORG / Shout.Xajh.ORG 名稱伺服器,站務請通過郵箱 webmaster@xajh.org 聯繫我們。
使用最新的 OpenSSL 套件和 TLS 標準以及 HTTP/3 傳輸協議。完全不使用 Cloudflare 等大型 CDN 服務,有效降低 MITM 攻擊帶來的風險。
數據庫與媒體文件熱備份動作正在 法蘭克福 與 維也納 的數據中心內進行。
僅保留關鍵日誌以照看服務正常運行!
有人說,我們失去了新聞,失去了調查記者,失去了部分真相,失去了部分真實的世界,也沒什麼感觸。在今天的生活裏它們並不重要。你說奶頭樂也好,娛樂至死也好,麻痹也好,怯懦也好,甚至你說養豬場也好,重要的是我們感覺很安全、舒適,避免了挑戰。
所以你並沒有真的損失什麼。你只能損失掉你珍視的事物,只能損失掉你曾竭力捍衛的事物,你不可能損失掉你配不上的事物。
時代的水流漫過了每一隻筏子,浸溼了我們的腳,而大雨遲早要來……